幼儿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多数为轻中度,但可能引发肺炎、中耳炎等并发症。病情严重程度与患儿年龄、基础健康状况、是否及时干预等因素有关。
1、典型症状:
患儿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39-40℃),伴随寒战、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咽痛通常较轻。婴幼儿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病程特点:
发热期一般持续3-5天,整体病程约7-10天。2岁以下幼儿因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发热持续时间可能延长,需警惕热性惊厥发生。
3、常见并发症:
可能继发细菌性肺炎,表现为持续高热、呼吸急促;约30%患儿并发中耳炎,表现为耳痛、抓耳动作。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炎虽罕见但需高度警惕。
4、高危因素:
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慢性肺疾病患儿及未接种流感疫苗者更易出现重症。免疫功能低下患儿可能出现病毒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
5、干预时机:
发病48小时内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缩短病程。当出现呼吸频率增快、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预警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患病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温湿度。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蔬菜泥等,少量多次补充水分。恢复期可逐步增加鸡蛋羹、鱼肉糜等优质蛋白摄入。体温正常48小时后可进行短时间室内活动,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饮食情况及尿量变化,与其他儿童保持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