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不慎受伤可接种破伤风疫苗,但需根据伤口污染程度和免疫接种史综合评估。破伤风疫苗对胎儿无明确危害,主要评估因素有伤口类型、孕妇免疫状态、疫苗成分过敏史、妊娠阶段、既往接种反应。
1、伤口评估:
清洁表浅伤口感染风险低,通常无需接种;被土壤或粪便污染的深穿刺伤、撕裂伤需立即接种。动物咬伤或生锈金属致伤需结合污染程度判断,必要时联合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2、免疫状态:
近5年内完成破伤风疫苗全程接种者具有保护性抗体;未全程接种或接种史不明者,任何污染伤口均需补种。孕期接种可刺激母体产生抗体,通过胎盘保护新生儿预防新生儿破伤风。
3、过敏禁忌:
对破伤风类毒素或疫苗辅料(如铝佐剂)过敏者禁用。接种后需观察30分钟,出现速发型过敏反应需立即处理。局部红肿疼痛属常见反应,不影响继续妊娠。
4、妊娠阶段:
孕早期接种需权衡理论上的流产风险与实际感染风险,中晚期接种安全性更明确。破伤风类毒素属灭活疫苗,不会经胎盘感染胎儿,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高危孕妇接种。
3、接种反应:
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硬结、低热等自限性反应。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于1/100万,与普通人群无差异。接种后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出现持续高热或过敏性休克需急诊就医。
孕妇受伤后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碘伏消毒后包扎。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每日观察红肿渗液情况。饮食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促进组织修复。避免摄入酒精、辛辣食物以防炎症加重。出现伤口化脓、发热或胎动异常时需产科与感染科联合诊疗。规律产检监测胎儿发育,破伤风疫苗接种后无需特殊产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