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肝癌患者通常出现肝区疼痛、腹水、黄疸、消瘦乏力、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脑病等症状。这些症状与肿瘤进展、肝功能衰竭及并发症密切相关。
1、肝区疼痛:
肿瘤快速生长导致肝包膜张力增加或侵犯周围神经,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胀痛。疼痛多位于右上腹,可能向右肩背部放射。临床常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严重者需阿片类药物干预。
2、腹水形成:
门静脉高压和低蛋白血症导致腹腔积液积聚。患者腹部膨隆伴移动性浊音,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治疗包括限盐、利尿剂使用及腹腔穿刺引流,必要时输注人血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
3、黄疸显现:
胆红素代谢障碍引发皮肤黏膜黄染,伴皮肤瘙痒及陶土样便。肿瘤压迫胆管或肝细胞广泛坏死均可导致黄疸。通过胆道支架置入或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可改善梗阻性黄疸。
4、消瘦乏力:
肿瘤消耗与代谢紊乱导致体重骤减,肌肉萎缩明显。患者常伴食欲减退、早饱感,与肝功能受损影响消化吸收有关。营养支持包括高蛋白饮食、口服营养补充剂及静脉营养治疗。
5、消化道出血: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发呕血或黑便,出血量大时可致失血性休克。门静脉高压是主要原因,内镜下套扎或组织胶注射是有效止血手段,必要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6、肝性脑病:
血氨升高透过血脑屏障引发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定向力丧失甚至昏迷。与肝功能失代偿导致氨代谢障碍相关。治疗需限制蛋白摄入,使用乳果糖及利福昔明减少氨吸收。
晚期肝癌患者需保持清淡易消化饮食,适当补充支链氨基酸。每日监测体重及腹围变化,避免高蛋白饮食诱发肝性脑病。出现呕血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卧床休息时抬高床头预防误吸。家属应学习基本护理技能,协助患者定时翻身预防压疮,保持皮肤清洁缓解瘙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