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严重腹泻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肠道黏膜保护剂、微生态制剂、抗生素治疗及饮食调整等方式联合治疗。小儿严重腹泻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喂养不当、食物过敏、肠道菌群失调、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
1、口服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能有效预防和纠正脱水,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腹泻的基础措施。补液盐含有葡萄糖和电解质,可按说明书配比温水服用。对于轻度脱水患儿,每腹泻一次补充10毫升/公斤体重液体;中重度脱水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补液方案。
2、肠道黏膜保护剂:
蒙脱石散等肠道黏膜保护剂能吸附病原体及其毒素,增强肠道屏障功能。该类药物不进入血液循环,仅作用于消化道,可减少腹泻次数并改善大便性状。使用时需注意与其他药物间隔2小时服用,避免影响药效。
3、微生态制剂: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等微生态制剂能恢复肠道菌群平衡。益生菌通过竞争性抑制致病菌生长、增强肠道免疫功能等机制缓解腹泻。需使用温水送服,避免与抗生素同时服用,抗生素使用后2小时补充益生菌效果更佳。
4、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肠炎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奇霉素、头孢克肟等抗生素。使用前应进行大便常规和培养检查,明确病原体后选择敏感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可能加重腹泻或导致耐药性,病毒性腹泻禁用抗生素。
5、饮食调整:
继续母乳喂养或选择低乳糖配方奶,已添加辅食的患儿可给予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饮食。避免高糖、高脂及粗纤维食物,少量多餐减轻肠道负担。腹泻缓解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注意补充锌元素促进肠黏膜修复。
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尿量及脱水体征,出现持续高热、血便、呕吐频繁或嗜睡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恢复期适当补充富含钾的香蕉、土豆等食物,避免生冷刺激饮食2-3周。定期复查大便常规,确保肠道功能完全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