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需重点关注血管通路维护、饮食控制、液体摄入管理、药物调整及并发症预防四个方面。血液透析的注意事项主要有严格监测干体重、控制血钾血磷摄入、避免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快、规范使用抗凝药物、警惕低血压和肌肉痉挛。
1、干体重监测:
干体重指透析后达到的理想体液状态,需每周由医护人员评估调整。体重增长应控制在干体重的3%-5%以内,每日早晚固定时间称重并记录。体重异常增加可能提示液体潴留,需及时联系透析中心调整超滤量。
2、电解质控制:
限制每日钾摄入在2000毫克以下,避免香蕉、土豆等高钾食物。血磷需控制在1.13-1.78mmol/L,限制奶制品、坚果等高磷食物,餐中需配合磷结合剂。同时需监测血钙水平预防异位钙化。
3、液体管理:
透析间期每日液体摄入不超过1000毫升,包含食物中的隐性水分。可咀嚼无糖口香糖缓解口渴,用冰水漱口替代饮水。体重增长超过干体重4%可能引发急性心衰,需严格记录出入量。
4、抗凝用药:
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预防体外循环凝血。透析前需告知医护人员近期出血情况,月经期女性需调整剂量。服用华法林者需定期监测INR值,避免与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同服。
5、并发症预防:
透析中低血压可采取头低位、减慢超滤速度处理。肌肉痉挛时可局部热敷或补充左卡尼汀。动静脉内瘘患者需每日检查震颤音,避免压迫、抽血或测血压。出现发热、瘘管红肿需立即就医。
血液透析患者日常需保证每日1.2克/公斤体重的优质蛋白摄入,优先选择鱼肉、鸡蛋白等生物价高的食物。每周进行3-5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运动前后监测血压。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沐浴产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心脏超声等并发症筛查,保持乐观心态配合治疗可显著改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