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单位血约为300-375毫升。一个单位全血的标准量为200-250毫升,实际献血量受献血者体重、血站采集标准、血液成分分离工艺等因素影响。
1、献血标准:
我国规定每次全血捐献量为200-400毫升,常规采用200毫升或400毫升双袋采集。1个单位通常指200毫升,部分地区采用250毫升作为标准单位,需结合当地血站执行标准判断。
2、体重影响:
献血量需控制在总血量的10%以内。50公斤成人总血量约4000毫升,安全献血上限为400毫升;体重超60公斤者可选择捐献400毫升,此时1.5单位对应300毫升。
3、成分差异:
成分献血时单位计量不同。血小板1个单位指250毫升全血分离所得血小板量,红细胞1单位约180-220毫升浓缩红细胞,血浆1单位为200-250毫升新鲜冰冻血浆。
4、临床用血:
输血时1单位红细胞悬液标准量为150-200毫升。1.5个单位红细胞悬液约225-300毫升,需加入保养液后总量可能达350-450毫升。
5、国际换算:
美国1单位全血标准为450±45毫升,英国为470毫升。国际交流时需注意单位差异,1.5单位英美标准对应675-705毫升,远高于国内计量。
献血后建议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饮食可适当增加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每日饮水较平日增加500毫升,连续补充3天。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时应立即平卧休息,必要时就医检查血红蛋白水平。长期献血者需定期检测血清铁蛋白,预防缺铁性贫血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