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的准确检查方法主要有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宫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诊断性刮宫五种。
1、超声检查:
经阴道或腹部超声是首选筛查手段,能清晰显示肌瘤位置、数量及大小。高频探头可分辨直径5毫米以上的肌瘤,彩色多普勒能观察血流情况。对于黏膜下肌瘤,三维超声重建技术可提高诊断准确率至90%以上。
2、磁共振成像:
MRI对软组织分辨率极高,能区分肌瘤与腺肌症,准确率可达95%。T2加权像可判断肌瘤变性类型,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恶性肿瘤。适用于术前评估、特殊部位肌瘤或复杂病例。
3、宫腔镜检查:
直接观察宫腔内黏膜下肌瘤的形态和基底宽度,同时可进行活检。能发现直径1厘米以上的腔内病变,诊断准确率接近100%。检查时需膨宫介质辅助,可能引发轻度腹胀。
4、腹腔镜检查:
适用于浆膜下肌瘤或阔韧带肌瘤的确诊,可直观评估肌瘤与周围脏器关系。联合宫腔镜能全面评估子宫情况,为手术方案提供依据。属于有创检查,需全身麻醉。
5、诊断性刮宫:
通过刮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主要排除子宫内膜病变。对黏膜下肌瘤伴异常出血者有双重诊断价值,但无法评估肌壁间肌瘤整体情况。可能出现子宫穿孔等并发症。
建议检查前3天避免性生活,超声检查需憋尿。磁共振检查需去除金属物品,宫腹腔镜术前需禁食8小时。确诊后应定期复查监测肌瘤变化,直径大于5厘米或生长迅速的肌瘤需每3-6个月复查超声。日常减少高雌激素食物摄入,保持规律运动有助于控制肌瘤发展。出现经量增多、贫血或压迫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