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感染可通过局部清洁、外用药物、口服抗生素、包皮护理、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包皮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卫生不良、包皮过长、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局部清洁:
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包皮和龟头区域,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洗液。清洗后保持干燥,可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局部清洁能减少细菌滋生,缓解炎症反应。
2、外用药物:
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抗真菌药膏如克霉唑软膏,或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使用前需清洁患处,薄层涂抹于感染区域。外用药可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减轻红肿和不适感。
3、口服抗生素:
对于细菌性包皮感染,医生可能开具头孢氨苄、阿莫西林等口服抗生素。需按医嘱完成整个疗程,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性。严重感染可能需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
4、包皮护理:
避免性生活直至感染痊愈,防止交叉感染。排尿后将残留尿液擦干,减少潮湿环境。包皮过长者需特别注意翻起清洗,必要时可考虑包皮环切术预防复发。
5、手术治疗:
反复发作的包皮感染或伴有包茎时,建议行包皮环切术。手术可彻底解决包皮过长问题,降低感染风险。术后需遵医嘱进行伤口护理,定期复查确保愈合。
包皮感染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促进代谢。选择宽松透气的裤子,减少局部摩擦。保持规律作息,增强免疫力有助于恢复。出现发热、化脓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治愈后仍需维持良好卫生习惯,每日清洗生殖器区域,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包皮过长者建议咨询医生评估是否需要预防性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