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局部物理治疗、中药调理、激素替代疗法及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病多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生殖道感染、宫腔操作史、慢性炎症刺激及免疫力降低等因素相关。
1、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是主要病因,需根据病原体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甲硝唑、多西环素等广谱抗生素,疗程通常持续10-14天。治疗期间需监测阴道分泌物性状变化及体温波动。
2、局部物理治疗:
通过红外线照射或短波透热疗法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每日治疗20分钟可缓解下腹坠胀感,连续10天为一疗程。操作需避开急性出血期,治疗前后保持外阴清洁。
3、中药调理:
选用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妇炎康片、金刚藤胶囊等中成药,配合艾叶、苦参等中药煎剂坐浴。中药治疗周期较长,需持续1-3个月,适用于慢性反复发作患者,可改善阴道干涩及腰骶酸痛症状。
4、激素替代疗法:
针对绝经后雌激素缺乏患者,局部使用雌三醇软膏可增强子宫内膜抵抗力。每周用药2-3次能修复萎缩的生殖道上皮,需定期乳腺和子宫内膜厚度监测,禁忌用于乳腺癌或血栓病史者。
5、手术治疗:
对于合并宫腔积脓、内膜息肉或药物治疗无效者,需行宫腔镜下病灶清除术。严重子宫萎缩患者可能需考虑全子宫切除术,术后配合阴道扩张器预防粘连,手术适应症需严格评估心肺功能。
日常护理需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日更换纯棉内裤并用温水清洗外阴。饮食宜增加大豆制品、深海鱼类等天然雌激素食物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饮食。适度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每周3次半小时以上的快走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或持续腹痛应及时复查超声,绝经后女性建议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及宫颈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