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关节周围骨折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6/09 17:21

关节周围骨折的治疗原则包括解剖复位、稳定固定、早期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和个体化方案。主要方法有保守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关节镜辅助手术、外固定支架和人工关节置换。

1、解剖复位:

关节面必须达到解剖复位以恢复关节正常功能。对于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复位精度要求更高,通常需通过手术实现。X线或CT导航可辅助判断复位质量,误差超过2毫米可能影响远期关节活动度。

2、稳定固定:

根据骨折类型选择钢板螺钉、髓内钉或张力带等内固定方式。骨质疏松患者需采用锁定钢板或骨水泥增强。膝关节周围骨折常需双钢板固定,腕关节骨折可使用微型钢板。

3、早期锻炼:

术后24-72小时开始被动活动,1-2周逐步过渡到主动锻炼。肩关节骨折需钟摆运动预防粘连,髋关节骨折需在保护下负重。持续被动运动仪适用于膝关节复杂骨折。

4、预防并发症:

密切监测深静脉血栓、感染和关节僵硬等风险。踝关节骨折需预防创伤性关节炎,肘关节骨折需警惕异位骨化。抗凝药物和物理治疗可降低相关风险。

5、个体化方案:

结合患者年龄、骨质和合并伤制定方案。儿童骨骺损伤需保护生长板,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优先考虑关节置换。多发伤患者需损伤控制骨科原则处理。

康复期需补充蛋白质和钙质促进骨折愈合,推荐牛奶、鱼类和深绿色蔬菜。上肢骨折可进行握力球训练,下肢骨折使用助行器期间需保持非负重关节活动度。定期复查X线评估愈合进度,出现异常疼痛或活动受限需及时复诊。水温38-40℃的水疗有助于缓解关节僵硬,可配合非甾体抗炎药控制肿胀。睡眠时抬高患肢15-20厘米有利于静脉回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