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根下方脖子出现肿块伴疼痛可能由淋巴结炎、腮腺炎、皮脂腺囊肿感染、甲状腺炎或颌下腺炎引起。肿块疼痛通常与感染、炎症或局部组织异常增生有关。
1、淋巴结炎:
颈部淋巴结炎是耳根下方肿痛的常见原因,多由口腔、咽喉或头面部感染引发。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淋巴结免疫反应性肿大,触诊质地偏硬且伴有压痛。急性期可能出现局部皮肤发红发热,部分患者伴随发热或乏力。轻度感染可通过抗生素治疗,严重化脓需切开引流。
2、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或细菌感染均可导致腮腺肿胀疼痛,位置多位于耳垂下方。典型表现为进食酸味食物时疼痛加剧,可能伴随发热和头痛。病毒性腮腺炎具有传染性,需隔离治疗;细菌性感染需抗生素干预。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病毒性腮腺炎。
3、皮脂腺囊肿感染:
毛囊堵塞形成的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时,会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的包块。囊肿中央可见黑色开口,挤压可能排出脓性分泌物。轻度感染可外用抗菌药膏,形成脓肿需外科切开引流。反复发作的囊肿建议炎症消退后手术完整切除。
4、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常表现为甲状腺区域疼痛性肿块,可能放射至耳根下方。典型症状包括甲状腺触痛、吞咽疼痛和低热,部分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疾病多由病毒感染诱发,具有自限性,严重疼痛需非甾体抗炎药缓解。
3、颌下腺炎:
颌下腺导管阻塞或感染可引起颌下三角区肿痛,进食时症状加重。结石堵塞是常见诱因,触诊可能及硬结。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轻度炎症通过抗生素和促唾液分泌治疗,反复发作或结石较大需手术取石。
出现颈部肿块伴疼痛时建议避免挤压刺激,保持局部清洁。饮食选择清淡易吞咽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观察是否伴随发热、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等警示症状。肿块持续增大、质地坚硬固定或超过两周未消退时,需及时就医排查肿瘤性病变。日常注意口腔卫生,规律作息增强免疫力,病毒高发季节减少人群密集场所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