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危象属于临床急症,可能引发脑出血、急性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血压短期内急剧升高至180/120毫米汞柱以上时,血管内皮细胞会遭受机械性损伤,导致靶器官急性缺血或出血。
1、脑出血:
脑血管在持续高压下可能发生破裂,血液渗入脑实质形成血肿。患者会出现突发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偏瘫或意识障碍,头颅CT显示高密度影。需立即进行脱水降颅压治疗,必要时行血肿清除术。
2、急性心力衰竭:
左心室后负荷骤增导致心肌收缩力代偿性增强,继而引发肺循环淤血。表现为端坐呼吸、粉红色泡沫痰、肺部湿啰音,胸片可见蝴蝶征。需静脉给予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减轻心脏前负荷。
3、肾功能衰竭:
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痉挛会造成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实验室检查显示血肌酐每日升高超过44.2μmol/L,尿量少于400ml/24h。需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同时严格控制液体入量。
4、视网膜病变:
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水肿、火焰状出血和棉絮斑,严重者发生视网膜脱离。这种改变反映全身小动脉硬化程度,需要紧急降压治疗防止永久性视力损伤。
5、主动脉夹层:
高速血流冲击使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进入中层形成假腔。突发撕裂样胸痛伴双侧血压不对称是特征性表现,CTA可明确诊断,需外科手术修复。
高血压危象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立即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或静脉泵入乌拉地尔。日常应保持低钠高钾饮食,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3克以内,多食用香蕉、紫菜等富钾食物。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次持续30-45分钟。建议配备家用血压计,早晚各测量1次并记录,当收缩压超过160毫米汞柱时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长期规范服用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等降压药物,避免自行增减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