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们,出现这6种情况时,糖尿病正“走向”尿毒症,需留心观察

发布于 2025/06/09 06:47

手指尖总像有蚂蚁在爬?晚上起夜次数突然变多?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变化,可能藏着大隐患。当糖尿病遇上肾脏问题,身体会用特殊方式"敲黑板"。

一、6个危险信号别忽视

1、泡沫尿持续不消

小便后马桶里出现久久不散的细小泡沫,像啤酒沫一样。这是蛋白质漏出的典型表现,说明肾脏过滤网可能已经受损。

2、下肢浮肿按出坑

下午脚踝肿胀,手指一按1个坑,半天才能回弹。肾脏排水功能下降时,水分就会在组织间隙"赖着不走"。

3、血压莫名升高

没有家族史却突然血压超标,尤其舒张压居高不下。肾脏分泌的激素紊乱时,会直接干扰血压调节机制。

4、夜间排尿量反超白天

晚上频繁起夜,尿量比白天还多。这是肾脏浓缩功能减退的特征性表现,医学上称为"夜尿增多"。

5、皮肤瘙痒难入睡

没有皮疹却浑身刺痒,尤其是小腿前侧。毒素堆积刺激神经末梢,连最普通的棉质睡衣都像砂纸。

6、贫血吃药不见效

面色苍白、爬楼气喘,补血药效果却很差。肾脏生产的促红素不足时,骨髓就像失去指挥的乐团。

二、为什么糖尿病会伤肾

1、高血糖的"糖衣炮弹"

持续高血糖会让肾小球毛细血管像泡在糖水里,滤过膜逐渐增厚变形,最终形成"筛子眼"。

2、高血压的"双重打击"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肾小球就像被高压水枪持续冲击的渔网,损伤速度成倍增加。

3、代谢废物的"慢性毒药"

糖代谢产生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会在肾脏沉积形成"垃圾场",逐步毒害肾小管细胞。

三、守住肾功能的防线

1、定期尿检比血糖更重要

每3个月做一次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这个20元的检查能比肌酐早3-5年发现问题。

2、血压控制要"双达标"

诊室血压不超过130/80mmHg,家庭自测不超过125/75mmHg,降压药首选带肾脏保护的普利类或沙坦类。

3、蛋白质摄入要"精打细算"

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0.8克优质蛋白,1个鸡蛋+二两瘦肉+一盒牛奶的组合刚刚好。

4、运动讲究"量力而行"

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不震动肾脏的运动,避免篮球、跳绳等冲击性强的项目。

5、用药需要"精挑细选"

慎用止痛药、抗生素和造影剂,就医时要主动告知医生糖尿病史,就像报身份证号一样自然。

肾脏的损伤往往静悄悄,等出现明显症状时,肾功能可能已经失去大半。但只要我们抓住这些预警信号,定期做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控制好血糖血压,完全可以把危险扼杀在萌芽期。记住,今天的细心观察,就是明天健康的保障。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