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难愈性伤口需综合评估后采取清创、抗感染、促进愈合等措施处理。主要干预方式包括伤口评估、清创处理、感染控制、敷料选择、营养支持。
1、伤口评估
需由医生判断伤口类型和愈合障碍原因。常见评估内容包含伤口大小、深度、渗出液性质、周围皮肤状态等。缺血性伤口需检查血液循环,感染性伤口需进行细菌培养。糖尿病患者的伤口需同步监测血糖水平。
2、清创处理
清除坏死组织是促进愈合的关键步骤。机械清创适用于大量腐肉组织,酶学清创适用于浅表坏死组织,生物清创采用蛆虫疗法处理耐药菌感染伤口。清创后需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避免损伤新生肉芽组织。
3、感染控制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浅表感染可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深部感染需口服头孢呋辛或静脉用万古霉素。合并骨髓炎者需联合使用利福平。所有感染伤口均应定期进行细菌学监测。
4、敷料选择
水胶体敷料适用于少量渗出的伤口,藻酸盐敷料适合中重度渗出伤口,含银敷料用于感染高风险伤口。真空负压引流适用于深度腔隙伤口,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敷料更换频率需根据渗出情况调整。
5、营养支持
每日需保证每公斤体重1.5克蛋白质摄入,优先选择鱼肉、鸡蛋白等优质蛋白。维生素C每日补充200毫克以上,锌元素每日15毫克。糖尿病患者需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肥胖患者需适当控制总热量。
患者应保持伤口部位制动,避免牵拉或压迫。每日观察伤口变化,出现红肿热痛或渗出增多需及时就医。吸烟者必须戒烟,糖尿病患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可适当补充含有精氨酸的医学营养制剂,伤口局部避免使用刺激性消毒剂。建议每周复查伤口愈合进度,持续2周未改善需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