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龋齿需避免不良习惯并加强口腔护理,主要有不忽视口腔清洁、不频繁摄入高糖食物、不使用牙齿咬硬物、不拖延口腔检查、不共用牙具、不长期饮用碳酸饮料六项关键措施。
一、不忽视口腔清洁
每日至少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可有效清除牙菌斑。建议选择含氟牙膏,氟化物能增强牙釉质抗酸能力。刷牙时采用巴氏刷牙法,重点清洁牙龈与牙齿交界处,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两分钟。饭后及时漱口可减少食物残渣滞留。
二、不频繁摄入高糖食物
蔗糖等精制糖为致龋菌主要营养来源,细菌代谢产酸会腐蚀牙体。限制糖果、蛋糕等黏性高糖食品的摄入频率,尤其避免睡前食用。可选择新鲜水果、坚果等天然食物替代零食,进食后建议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中和酸性环境。
三、不使用牙齿咬硬物
用牙齿开启瓶盖或咬碎冰块等行为易造成牙隐裂,裂缝处更易堆积菌斑导致龋坏。避免用前牙啃咬硬质食物如螃蟹壳、坚果壳等。牙齿存在磨损或隐裂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窝沟封闭或复合树脂填充等防护处理。
四、不拖延口腔检查
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牙和口腔检查,早期龋齿通过探诊和X线即可发现。牙医可对易患龋部位实施局部涂氟或窝沟封闭。存在牙龈退缩、牙列不齐等问题时,早期矫正能减少食物嵌塞风险。
五、不共用牙具
牙刷、牙杯等个人用品可能传播变形链球菌等致龋微生物。家庭成员牙刷应分开放置避免接触,儿童牙刷需单独消毒。漱口杯建议每日煮沸消毒,牙刷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刷毛变形时立即更换。
六、不长期饮用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中的磷酸和柠檬酸会直接侵蚀牙釉质,长期饮用可能导致牙齿脱矿。建议用白开水、淡茶替代含糖饮料,饮用酸性饮品时使用吸管减少牙齿接触。饮用后半小时内不宜立即刷牙,避免加剧釉质磨损。
除上述措施外,可适当增加奶酪、牛奶等富钙食物摄入,钙质有助于牙齿再矿化。儿童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氟化泡沫增强牙釉质抗龋能力。孕妇及糖尿病患者等龋齿高危人群应加强唾液分泌刺激,如咀嚼木糖醇口香糖。出现牙齿敏感、黑斑等早期龋症状时,须及时就诊进行专业干预,避免龋损进一步发展引发牙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