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疼痛可能由运动损伤、骨关节炎、滑膜炎、韧带损伤、痛风性关节炎等原因引起。膝盖是人体承重和运动的关键关节,其疼痛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1、运动损伤
剧烈运动或姿势不当可能导致膝关节周围肌肉拉伤、半月板损伤。表现为局部肿胀、活动受限,急性期可通过冰敷制动缓解。长期运动负荷过重还可能引发髌骨软化症,出现上下楼梯时膝盖酸软。
2、骨关节炎
中老年人群常见退行性病变,关节软骨磨损导致骨头直接摩擦。晨起僵硬、久坐后站立疼痛是典型症状,受凉后加重。体重超标会加速关节退化,需配合减重和关节保护训练。
3、滑膜炎
膝关节滑膜受刺激产生过量积液,常见于风湿免疫疾病或反复摩擦。关节呈梭形肿胀,按压有浮动感,可能伴随低热。急性发作期需限制活动,避免发展为慢性滑膜增生。
4、韧带损伤
前交叉韧带撕裂多发生于篮球足球等急停运动,受伤时常听见弹响。膝关节稳定性下降,抽屉试验阳性。未及时修复可能继发半月板损伤,后期需进行神经肌肉控制训练。
5、痛风性关节炎
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腔引发剧烈红肿热痛,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和膝关节。高嘌呤饮食和饮酒是主要诱因,发作期需严格低嘌呤饮食,间歇期需控制血尿酸水平。
日常应注意保持合理体重减轻膝盖负担,运动前充分热身并佩戴护膝等防护装备。建议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避免爬山、深蹲等加重膝盖压力的活动。饮食上可增加富含钙质和胶原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鱼胶等。出现持续疼痛、关节变形或活动障碍时,应及时到骨科或风湿免疫科就诊,通过X光、MRI或关节液检查明确病因。早期干预可有效延缓关节退化,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