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并发症需根据具体类型采取针对性处理,主要措施包括密切监测、药物治疗、终止妊娠等。妊娠期高血压可能引发子痫前期、HELLP综合征、胎盘早剥等严重并发症,需立即就医干预。
1、子痫前期
子痫前期表现为血压升高伴蛋白尿或器官功能损害。治疗以硫酸镁预防抽搐为主,可配合拉贝洛尔或硝苯地平控制血压。孕妇需绝对卧床休息,限制钠盐摄入,每日监测尿蛋白及胎儿状况。出现视力模糊、持续性头痛等症状提示病情进展,需紧急终止妊娠。
2、HELLP综合征
HELLP综合征以溶血、肝酶升高和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确诊后需立即使用糖皮质激素促进胎儿肺成熟,同时输注血小板纠正凝血异常。多数情况需在48小时内完成剖宫产,术后继续监测肝肾功能变化。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出现右上腹疼痛、呕吐需警惕该并发症。
3、胎盘早剥
胎盘早剥表现为阴道出血伴子宫压痛。根据剥离面积选择处理方式,轻度可保守治疗并延长孕周,重度需即刻剖宫产挽救母婴生命。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突发腹痛需立即超声检查,同时备血准备输血治疗。产后需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继发问题。
4、急性肾损伤
妊娠期高血压导致肾灌注不足可能引发少尿型肾损伤。治疗需严格控制液体出入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血压管理首选肼苯哒嗪等不影响肾血流的药物,同时监测血肌酐和尿量变化。多数患者产后肾功能可逐渐恢复。
5、胎儿生长受限
长期子宫胎盘灌注不足会导致胎儿发育迟缓。处理包括加强营养支持、改善胎盘血流(如低分子肝素),每两周超声评估胎儿生长情况。妊娠34周后若出现脐血流异常或胎心监护异常,需考虑提前终止妊娠。产后需关注新生儿低血糖等问题。
妊娠期高血压并发症患者应保持低盐高蛋白饮食,每日摄入优质蛋白不少于80克,可适量食用鱼类、禽肉及豆制品。保证每日8小时睡眠并采取左侧卧位休息,定期进行胎动计数和血压监测。避免情绪激动及剧烈活动,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异常症状须立即就医。产后6周内仍需监测血压变化,部分患者可能转为慢性高血压需长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