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治疗方式主要有清理呼吸道、氧疗支持、抗生素治疗、机械通气、体外膜肺氧合。
1、清理呼吸道
新生儿出生后需立即进行口鼻咽部吸引,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吸引。对于重度胎粪污染者,可采用生理盐水支气管肺泡灌洗。操作时需注意保暖并监测心率血氧,避免过度刺激导致喉痉挛。
2、氧疗支持
根据血氧饱和度选择鼻导管、头罩或暖箱给氧,维持血氧在90%-95%。出现呼吸窘迫时可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压力维持在4-6cmH2O。需定期监测动脉血气,防止氧中毒或二氧化碳潴留。
3、抗生素治疗
继发细菌感染时可使用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注射用头孢噻肟钠等广谱抗生素。严重感染合并脓毒症时需联用注射用阿米卡星。用药前应进行血培养检查,疗程一般7-10天。
4、机械通气
对于常规氧疗无效的重症患儿,需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初始参数设置为吸气峰压20-25cmH2O,呼气末正压4-5cmH2O。通气期间需密切观察胸廓起伏度,防止气胸等并发症。
5、体外膜肺氧合
顽固性呼吸衰竭患儿可考虑静脉-动脉模式ECMO治疗,血流量维持在100-150ml/kg/min。使用期间需监测活化凝血时间,维持肝素化。常见并发症包括颅内出血、血栓形成等。
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治疗期间应保持中性温度环境,按需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恢复期可进行抚触刺激促进肺功能康复,定期随访胸片评估肺部病变吸收情况。母乳喂养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喂养时需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急促等异常表现。出院后应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按时完成计划免疫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