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牙齿龋病需通过口腔清洁、饮食控制、定期检查、氟化物应用及窝沟封闭等综合措施实现。
1、口腔清洁
每日至少刷牙两次,使用含氟牙膏,采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各面。配合牙线或冲牙器清除邻面菌斑,饭后漱口减少食物残渣滞留。儿童需家长监督刷牙至7岁,确保清洁效果。避免横向用力刷牙导致牙龈退缩。
2、饮食控制
限制高糖饮食摄入频率,避免碳酸饮料和黏性甜食长期接触牙面。两餐间选择奶酪、坚果等防龋食物,促进唾液分泌中和酸性环境。婴幼儿禁止夜间含奶瓶入睡,减少奶瓶龋发生概率。
3、定期检查
每半年接受一次口腔检查,早期发现脱矿或浅龋。专业洁牙去除牙结石和色素沉着,降低菌斑附着基础。高风险人群可缩短复查间隔至3-4个月,青少年建议每学期进行学校口腔筛查。
4、氟化物应用
使用含氟漱口水增强牙釉质抗酸能力,儿童可接受医疗机构氟化泡沫处理。低氟地区建议饮用氟化自来水,成人可选择氟化食盐补充。注意6岁以下儿童使用豌豆大小含氟牙膏以防氟斑牙。
5、窝沟封闭
儿童恒磨牙萌出后及时封闭深窝沟,阻止致龋菌定植。树脂材料可维持5年以上保护效果,定期复查封闭剂完整性。成人深窝沟同样适用该技术,配合日常清洁能降低90%以上窝沟龋风险。
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唾液正常分泌,戒烟限酒可改善口腔微环境。妊娠期女性更需加强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胎儿牙胚发育阶段营养不足会增加乳牙龋易感性。学校及社区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培养正确使用牙线、定期更换牙刷等习惯,群体性预防措施能显著降低龋病发病率。出现牙齿敏感或变色时应及时就诊,早期干预可避免复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