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的老人便秘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腹部按摩、适度活动、药物治疗、灌肠等方式改善。便秘通常由胃肠蠕动减慢、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水分缺乏、药物副作用、肠道疾病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结构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刺激肠道蠕动,推荐食用西蓝花、燕麦、苹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日饮水量应达到1500毫升以上,可适量饮用温蜂蜜水润滑肠道。避免高脂高糖食物加重消化负担。
2、腹部按摩
顺时针环形按摩脐周区域,每次持续1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2-3次。按摩力度以皮肤轻微下陷为宜,配合热敷效果更佳。注意观察老人表情变化,出现疼痛需立即停止。
3、适度活动
在护理人员协助下进行被动肢体运动,如踝泵运动、膝关节屈伸等,每日累计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利用摇床调整体位,每2小时更换一次卧位姿势。条件允许时可使用轮椅短距离移动。
4、药物治疗
乳果糖口服溶液能增加肠道渗透压,聚乙二醇4000散剂可软化粪便,开塞露适用于直肠给药。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长期依赖刺激性泻药。服药期间注意监测电解质平衡。
5、灌肠
对于粪便嵌顿严重者,可采用甘油灌肠剂或生理盐水灌肠。操作前需评估肛门括约肌功能,灌肠液温度保持在37℃左右。操作后观察有无腹痛、便血等异常反应。
长期卧床老人应建立规律排便习惯,每日固定时间尝试排便。护理时注意观察粪便性状,出现血便、持续腹痛需及时就医。日常可补充双歧杆菌等益生菌调节菌群,避免使用抑制肠蠕动的药物。保持会阴清洁,预防肛周皮肤破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