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烧烫伤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红肿、水疱、疼痛、局部发热以及严重时可能出现休克。烧烫伤通常由高温液体、火焰或化学物质接触皮肤引起,根据损伤深度可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烧烫伤。
1、皮肤红肿
一度烧烫伤仅损伤表皮层,表现为皮肤发红、轻微肿胀和触痛。皮肤屏障功能暂时受损,但无组织液渗出。这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即可。
2、水疱形成
二度烧烫伤伤及真皮层,特征性表现为大小不等的水疱,疱液清亮或淡黄色。水疱破溃后露出鲜红色创面,伴有剧烈疼痛和明显渗出。此时需保护水疱完整,用无菌敷料覆盖,防止感染。
3、剧烈疼痛
神经末梢暴露会导致持续灼痛感,尤其在二度烧烫伤时最为明显。疼痛可能影响患儿进食和睡眠,可采用冷敷缓解,但禁止直接用冰块接触创面。若疼痛难以忍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镇痛药物。
4、局部发热
受损皮肤区域温度升高是炎症反应的典型表现,可能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发热范围与烧烫伤面积成正比,大面积烧烫伤可能导致全身性体温升高。此时应避免涂抹油脂类物质,以免阻碍散热。
5、休克症状
三度烧烫伤或大面积二度烧烫伤可能引发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等。这是由于体液大量丢失和疼痛刺激导致的循环衰竭,属于急危重症,需立即送医抢救。
家长发现小儿烧烫伤后应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伤处15-20分钟,切勿使用牙膏、酱油等偏方。小面积烧烫伤可自行处理,但出现水疱直径超过2厘米、创面发白或炭化、伤及面部或关节等特殊情况时,必须及时就医。恢复期应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保持创面湿润清洁,避免阳光直射。定期随访观察愈合情况,预防瘢痕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