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大动脉转位是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5/06/16 18:28
发布于 2025/06/16 18:28
小儿大动脉转位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指主动脉和肺动脉位置异常互换,导致体循环和肺循环分离。该病可能由遗传因素、孕期感染、药物暴露、染色体异常、母体糖尿病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手术矫正、药物控制、心导管介入、姑息治疗、心脏移植等方式治疗。
部分大动脉转位病例与家族遗传相关,父母携带特定基因突变可能增加胎儿发病概率。这类患儿可能合并其他系统异常,需进行基因检测明确病因。孕期遗传咨询和产前超声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
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病原体可能干扰胎儿心脏发育。这类患儿常伴随低出生体重、发育迟缓等表现。孕妇需做好疫苗接种和孕期防护,避免接触传染源。
妊娠期服用抗癫痫药、维A酸类等致畸药物可能影响心脏血管形成。患儿可能同时存在面部畸形或神经系统异常。孕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使用明确致畸药物。
唐氏综合征、特纳综合征等染色体疾病常合并大动脉转位。这类患儿多伴有特殊面容和智力障碍,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高龄孕妇应重视产前染色体筛查。
孕妇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胎儿心脏发育异常。患儿出生后易出现低血糖、呼吸窘迫等症状。糖尿病患者妊娠期需严格监测血糖,保持糖化血红蛋白在安全范围。
确诊大动脉转位的新生儿需在专科医院接受评估,根据病情选择动脉调转术或姑息手术。术后需定期复查心脏超声,监测心功能变化。日常护理中需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营养摄入。母乳喂养有助于提升免疫力,辅食添加应遵循由少到多原则。家长需学习基本急救技能,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出现口唇青紫、呼吸急促等症状时立即就医。
上一篇 : 肾结石应该挂什么科室比较好
下一篇 : 血糖为什么在饭前和饭后检测结果差异大 如何测血糖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