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早期症状主要有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急性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危重疾病,早期识别症状有助于及时救治。
一、胸痛
胸痛是急性心肌梗塞最典型的表现,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呈压榨性、紧缩感或烧灼样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下颌或上腹部。疼痛程度剧烈且持续不缓解,含服硝酸甘油效果有限。部分患者描述为濒死感,伴随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等表现。这种胸痛与普通心绞痛不同,通常持续超过20分钟。
二、呼吸困难
约半数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尤其在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中更为常见。由于心肌缺血导致左心室功能下降,引起肺淤血和肺顺应性降低。患者可能感觉呼吸急促、气不够用,平卧时加重,需坐起才能缓解。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等急性左心衰竭表现。
三、恶心呕吐
下壁心肌梗塞常刺激膈神经,引发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上腹胀痛等。这些症状易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或胆囊疾病。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呃逆、出汗、头晕等迷走神经兴奋表现。女性、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非典型症状,需要特别警惕。
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保持安静体位,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护车期间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但不要自行服用阿司匹林。日常生活中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冠心病风险,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检查心电图和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