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荨麻疹需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穿着宽松衣物、合理用药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过敏性荨麻疹主要表现为皮肤风团、瘙痒,严重时可伴有血管性水肿或全身症状。
1、避免接触过敏原
明确并远离过敏原是防治的关键。常见诱因包括食物如牛奶、鸡蛋、海鲜,环境因素如花粉、尘螨,以及药物如青霉素。建议家长记录饮食日记和环境接触史,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家中定期清洁,减少毛绒玩具和地毯使用。
2、保持皮肤清洁
温水沐浴有助于缓解瘙痒,水温不宜超过38℃,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沐浴后及时涂抹无香精保湿霜,如含神经酰胺的乳液。剪短患儿指甲或佩戴棉质手套,防止抓挠导致皮肤破损感染。
3、穿着宽松衣物
选择纯棉透气的宽松衣物,减少化纤材质对皮肤的摩擦刺激。衣物清洗时使用中性洗涤剂并充分漂洗,避免残留化学物质。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保持皮肤干爽。
4、合理用药
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严重病例可能需要短期外用弱效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家长须严格遵循用药剂量和疗程,禁止自行调整药物。
5、密切观察病情
警惕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反应。若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慢性荨麻疹患儿建议定期复查,监测肝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疫苗接种前应咨询医生评估风险。
日常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及含组胺高的食物如腌制食品。维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增强体质。室内湿度建议保持在50%左右,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悬浮过敏原。家长应学习基本急救知识,随身携带医师开具的应急药物。如症状反复发作超过6周,需转诊至儿童过敏专科进一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