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感觉困和乏力可能由睡眠不足、营养缺乏、心理压力、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作息、改善饮食、心理疏导、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睡眠不足
长期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会导致身体无法充分恢复,进而出现困倦和乏力。成年人每天需要7-9小时睡眠,深度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机能。建议固定作息时间,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若存在失眠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右佐匹克隆片、唑吡坦片等助眠药物。
2、营养缺乏
饮食不均衡导致的铁、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素缺乏可能引发疲劳感。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合成,维生素B12不足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日常可适量增加瘦肉、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铁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确诊营养缺乏者可遵医嘱服用琥珀酸亚铁片、维生素B12片等补充剂。
3、心理压力
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心理应激状态会消耗大量能量,导致持续性疲劳。心理压力过大会影响睡眠质量,形成恶性循环。可通过正念冥想、适度运动等方式缓解压力,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物。
4、贫血
贫血会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各组织器官供氧不足,表现为乏力、嗜睡等症状。常见类型包括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轻度贫血可通过饮食调理改善,中重度贫血需遵医嘱服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叶酸片等药物,必要时需输注红细胞。
5、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降低机体代谢率,出现疲劳、怕冷、体重增加等症状。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确诊后需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药物剂量。
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时间。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适量增加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摄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改善体能状态。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避免自行长期使用提神药物或保健品掩盖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