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伤口可通过清洁消毒、压迫止血、包扎固定、预防感染四步正确处理。轻微伤口可自行处理,若伤口较深或出血不止需及时就医。
1、清洁消毒
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表面,去除污物和细菌。生理盐水或碘伏消毒液可进一步清洁创面,避免使用酒精直接刺激伤口。冲洗时从伤口中心向外周环形擦拭,重复进行直至无可见污染物。
2、压迫止血
用无菌纱布或干净毛巾垂直按压出血部位,持续施加压力5-10分钟。四肢伤口可抬高患肢至心脏水平以上,减少血液流向伤口。若血液渗透敷料,需叠加新纱布继续按压,勿频繁揭开查看。
3、包扎固定
止血后覆盖无菌敷料,边缘需超过伤口2厘米。弹性绷带包扎松紧适度,以能插入一指为宜。关节部位可用网状绷带固定,避免活动时敷料移位。每日检查包扎情况,出现渗液或异味需更换。
4、预防感染
浅表伤口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细菌感染。若出现红肿热痛或脓性分泌物,需就医评估是否需口服头孢克洛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接触污水。
处理期间避免抓挠伤口,饮食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促进修复。恢复期观察有无发热、跳痛等异常,2-3天未愈合或伤口长度超过1厘米建议外科处理。定期换药时注意手部清洁,接触伤口前后均需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