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趾头肿了一碰就疼可能与外伤、甲沟炎、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感染等因素有关。该症状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触痛、活动受限等,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处理。
1、外伤
脚趾碰撞或挤压可能导致软组织损伤、骨折。表现为局部淤青、肿胀伴压痛,严重时可见趾甲脱落。急性期需立即冰敷并抬高患肢,避免负重。可遵医嘱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缓解肿痛,若疑似骨折需拍片确认。
2、甲沟炎
趾甲修剪过短或嵌甲易引发细菌感染,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侵袭。早期表现为甲周红肿、跳痛,可能伴随脓液渗出。需用碘伏消毒后外涂莫匹罗星软膏,严重化脓时需行甲床引流术。
3、痛风性关节炎
嘌呤代谢异常致尿酸结晶沉积在跖趾关节,典型发作于夜间,患处皮肤发亮、剧痛拒碰。急性期可遵医嘱服用秋水仙碱片,配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抗炎镇痛。需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
4、类风湿关节炎
自身免疫反应引发滑膜炎,多呈对称性趾关节肿胀伴晨僵。可能伴随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确诊需检测类风湿因子,常用甲氨蝶呤片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控制病情进展。
5、感染
足部真菌感染或蜂窝组织炎可引起趾间糜烂、肿胀疼痛。糖尿病患者更易继发严重感染。需取分泌物培养后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头孢克洛分散片,合并真菌感染时联用硝酸咪康唑乳膏。
日常需选择宽松透气的鞋子,避免趾甲修剪过短。出现持续肿胀、发热或皮肤破溃时应及时就医,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足部检查。急性期减少行走,可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但感染性病变禁用热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