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劳损通常能治好,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中医调理、功能锻炼等方式缓解。肌肉劳损多由过度使用、姿势不良或急性损伤未愈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局部酸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引发损伤的活动,避免加重炎症。使用护具或绷带固定患处,减少肌肉牵拉。日常注意调整工作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每1-2小时活动肢体。
2、物理治疗
急性期48小时后可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慢性期采用超声波或红外线治疗。专业机构进行冲击波治疗可缓解深层粘连,低频电刺激帮助放松痉挛肌肉。康复科指导下进行冷热交替疗法。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贴剂等非甾体抗炎药。肌肉痉挛严重者配合盐酸乙哌立松片,慢性劳损可尝试氨基葡萄糖胶囊营养软骨。外用药可选氟比洛芬凝胶贴膏。
4、中医调理
针灸取阿是穴配合足三里等穴位疏通经络,推拿采用滚法、揉捏法松解筋膜。拔罐改善局部气血瘀滞,中药熏洗选用伸筋草、透骨草等组方。体质调理可服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
5、功能锻炼
疼痛缓解后逐步进行静态收缩训练,后期加入弹力带抗阻练习。瑜伽猫牛式改善脊柱柔韧性,游泳增强核心肌群协调性。康复师指导下的渐进式离心训练对慢性劳损效果显著。
肌肉劳损恢复期需保持适度活动,避免突然增加运动强度。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修复,深海鱼油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睡眠时使用记忆棉枕头维持肌肉放松状态,工作间隙做简单的拉伸运动预防复发。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夜间痛,建议及时复查排除其他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