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咽炎可能会引起耳朵发闷。慢性鼻咽炎是鼻咽部黏膜的慢性炎症,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过敏反应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咽部不适等症状。若炎症累及咽鼓管,可能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出现耳朵发闷、听力下降等症状。
慢性鼻咽炎患者出现耳朵发闷,通常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有关。咽鼓管连接鼻咽部和中耳,负责调节中耳压力。当鼻咽部黏膜充血、水肿时,可能压迫或阻塞咽鼓管,导致中耳压力失衡,出现耳朵发闷感。部分患者还可能伴随耳鸣、耳痛等症状。这种情况多见于鼻咽炎急性发作期或病情较重时,及时治疗鼻咽炎后,耳朵发闷的症状通常可以缓解。
少数情况下,慢性鼻咽炎可能合并其他耳部疾病,如分泌性中耳炎或Eustachian管功能障碍,导致耳朵发闷持续存在。若患者长期存在耳朵发闷,且伴随听力明显下降、耳内积液等症状,需警惕中耳炎或其他耳部病变的可能。此时需通过耳镜检查、声导抗测试等明确诊断,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慢性鼻咽炎患者出现耳朵发闷时,建议避免用力擤鼻、乘坐飞机或潜水等可能加重中耳压力变化的动作。可遵医嘱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等控制鼻咽部炎症,必要时进行咽鼓管吹张治疗。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查其他耳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