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常见发病机制都有哪些?

发布于 2019/04/08 15:26 复禾健康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继发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第二大视网膜血管异常,常可导致患者视力丧失。

根据RVO的阻塞程度、部位,可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0)、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0)、半侧性视网膜静脉阻塞(HRVO)等。通常认为RVO常发生于年龄为60岁至70岁的老年人群,近来眼科门诊观察到年龄在20岁左右的青年人,不得不引起重视。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常见发病机制

1.静脉的机械性压迫。Leber首先发现的两个影响因素是BRVOs与动静脉A/V交叉的局

部关系以及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可以推断动静脉交叉处静脉没有空间去躲避增厚的和动脉粥样硬化改变的动脉压力,在动脉压力作用下,静脉受到压迫或变为淤滞。两者作用下可能导致血流紊乱和血栓形成。青光眼和RVOs的相关性支持了眼内压升高诱导的静脉机械压迫。

2.静脉血管内皮病变。静脉病变包括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肿胀以及血管内膜下的纤维化。此外,血管壁的营养改变和血流紊乱后继发的血栓形成也是公认的。

3.血流动力学改变。RVO中以下情况更经常发生:抗凝剂蛋白、活化蛋白C抵抗、凝血因子VLeiden突变、抗磷脂抗体、抗心磷脂抗体、血小板凝集紊乱、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浆粘度等。这些因素是否通过它们本身或作为辅助因子诱导RVOs还是未知的。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眼部症状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有视力的迅速下降,眼底有火焰状出血、水肿、静脉血流淤滞为主要特征,分支静脉阻塞时视野有盲点或视力下降,视网膜静脉通常单侧发病,但另一眼半年内发病率也有7%。

发生视网膜静脉阻塞时需要做的检查项目

1.眼部检查:(1)全面的眼部检查:视力、视野、眼电生理、黄斑/视盘OCT检查;(2)眼底荧光血管造影;(3)如CRVO不能确诊,视网膜动脉压测定可协助区分CRVO与颈动脉病。

2.全身检查:(1)病史,了解有无内科疾病、药物治疗及眼病史;(2)测血压;(3)血液检查;(4)颈动脉彩超及血流。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预防

一侧眼受累的患者对侧眼也可能具有发病风险,这一点应告知患者。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戒烟、饮食清淡,营养均衡。多吃清淡而富有营养的食品,如蔬菜、水果、豆制品等,不要过食油腻肥甘及辛辣刺激之物,以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保持良好的心情、不可过喜、过悲。情绪要稳定,以免情绪激动引起视网膜血管及血流动力学的的异常变化,导致视网膜静脉阻塞。

点击展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