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需遵循低脂、低刺激、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避免加重胃肠负担。主要饮食调整包括选择易消化食物、限制高脂食物、减少刺激性食物、增加蛋白质摄入、补充膳食纤维等。症状明显时建议及时就医,结合药物治疗。
1、易消化食物
优先选择米粥、软面条、蒸蛋等易消化食物,减少胃肠蠕动负担。烹饪时采用蒸煮炖方式,避免油炸烧烤。急性发作期可将食物打成糊状,如山药泥、南瓜羹,有助于黏膜修复。每日进食5-6次,每次控制在200毫升以内。
2、限制高脂食物
严格避免肥肉、动物内脏、奶油等高脂食品,脂肪会刺激胆汁分泌加重反流。食用油每日不超过20克,优选橄榄油、亚麻籽油等不饱和脂肪酸。忌食油腻汤类,如骨头汤、浓肉汤,可选择过滤后的清淡蔬菜汤。
3、减少刺激性食物
禁用辣椒、咖喱、芥末等辛辣调料,禁饮浓茶、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避免过酸水果如柑橘、菠萝,生冷食物如冰品、凉拌菜也需限制。进食时食物温度保持在40℃左右,过冷过热均会刺激胃黏膜。
4、优质蛋白补充
适量摄入鱼肉、鸡胸肉、豆腐等优质蛋白,促进胃黏膜修复。选择清蒸鱼、水煮鸡丝等低脂烹调方式,避免煎炸。乳糖不耐受者可选用低乳糖牛奶或酸奶,每次饮用不超过150毫升,与主食搭配食用。
5、膳食纤维选择
急性期避免粗纤维蔬菜,缓解期可逐步添加嫩叶菜、去皮瓜果。推荐将西蓝花、胡萝卜等焯熟后食用,每日蔬菜摄入300克左右。主食可搭配小米、燕麦等易消化粗粮,避免糯米、玉米等难消化谷物。
长期饮食管理需配合规律作息,餐后保持直立位30分钟,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记录饮食日记排查个体敏感食物,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完善胃镜检查。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瑞巴派特片等黏膜保护剂,配合莫沙必利片调节胃肠动力,但须避免自行服用抑酸药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