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扭伤后可能出现后遗症,常见的有慢性踝关节不稳、创伤性关节炎和距骨软骨损伤。踝关节扭伤通常由韧带撕裂或拉伤引起,若未规范治疗或反复受伤可能遗留功能障碍。
1、慢性踝关节不稳
反复扭伤可能导致外侧韧带松弛,表现为行走时踝关节反复崴脚、关节晃动感。这与初次扭伤后韧带愈合不良有关,可能伴随腓骨肌群力量减弱。急性期需石膏固定,慢性期可通过踝关节稳定性训练改善,严重者需行韧带修复术。
2、创伤性关节炎
关节软骨在扭伤时受到撞击或长期应力异常,可能引发关节面磨损。症状包括久站后疼痛、关节僵硬和活动弹响。早期可通过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缓解,晚期严重病例需考虑踝关节融合术。
3、距骨软骨损伤
暴力扭伤可能导致距骨顶软骨剥脱,表现为深部隐痛和关节交锁感。磁共振检查可明确损伤范围,小面积损伤可行关节镜清理术,大面积缺损需采用微骨折技术促进软骨再生。
踝关节扭伤后应遵循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伤后2周内避免负重。康复期建议进行提踵训练、平衡垫练习等增强踝周肌力,选择高帮运动鞋提供额外支撑。若持续存在肿胀疼痛超过6周,需及时复查排除隐匿性骨折或韧带完全断裂。日常注意避免在湿滑路面奔跑,运动前充分热身激活踝关节周围肌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