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贫血患者通常需要输血治疗,具体需根据血红蛋白水平、临床症状及病因综合判断。重度贫血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输血支持、病因治疗、铁剂补充、维生素B12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1、输血支持
当血红蛋白低于60克每升或出现严重缺氧症状时,输血是快速纠正贫血的有效手段。输注浓缩红细胞可迅速提高血液携氧能力,缓解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输血前需完善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避免输血反应。输血速度和量需根据患者体重、心肺功能调整,防止循环负荷过重。
2、病因治疗
明确并消除贫血病因是根治的关键。消化道出血需内镜下止血或手术治疗,溶血性贫血需免疫抑制剂治疗,骨髓造血功能障碍需刺激造血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因治疗可阻止贫血进一步加重,部分患者病因去除后贫血可自行改善。
3、铁剂补充
缺铁性贫血患者需长期补充铁剂,常用药物有琥珀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硫酸亚铁等。铁剂治疗需持续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3到6个月,以补足体内储存铁。口服铁剂可能引起胃肠不适,可与维生素C同服促进吸收,严重不耐受者可改用静脉补铁。
4、维生素B12补充
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需补充维生素B12或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多与吸收障碍有关,需肌注维生素B12注射液,初始治疗阶段需每日或隔日给药,后续改为每月维持。治疗期间需监测血常规和血清维生素B12水平,神经系统症状恢复较慢。
5、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肾性贫血或慢性病贫血患者可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骨髓造血。该药物需皮下注射,起效较慢但作用持久,使用期间需密切监测血红蛋白变化,避免血红蛋白上升过快增加血栓风险。同时需保证足够的铁储备,否则影响疗效。
重度贫血患者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红肉、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富含铁和维生素的食物摄入。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缺氧加重,注意休息减少耗氧。定期监测血常规评估治疗效果,严格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出现头晕加重、胸闷等不适需及时就医,长期贫血可能损害心脏功能,早诊断早治疗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