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怎么预防脑供血不足呢

发布于 2019/04/15 14:26 复禾健康

很多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出现头痛、记忆力下降、心烦、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其实这些都是脑供血不足的结果。慢性脑供血不足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大脑出现慢性的广泛的供血不足,引发脑部缺血缺氧而出现的一系列的脑部功能障碍疾病。此病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属中老年人多发病。

大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耗氧量相对较大,大脑的重量大约只占身体重量的2%,但是耗氧量却占全身耗氧量的20%。大脑所需的氧全部由血液供给,所以必须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大脑才能正常活动。

衡量大脑血液供应的标准是脑血流量,脑血流量一旦减少,脑细胞的供氧供能也随即减少;脑组织只要缺血10余秒钟,就会引起大脑的功能发生变化。如果大脑某一部分血流在较短时间内完全阻断,会发生局部脑组织坏死,这就是脑梗死;如果大脑供血不是完全阻断而是慢慢地减少,这就是慢性脑供血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血液供应会逐渐减少。

有的人刚把饭吃完,就昏昏睡着了。醉饭是脑供血不足的一种表现,也是短暂性脑出血发作的常见并发症。

人在进食后,胃需增加大量血液、氧气及水分提高胃动力,因而体内其他部位的脏器获得的供血量就相对减少,大脑也随即出现暂时性缺血缺氧现象。如果大脑供血不足,就会出现缺血性脑梗死。

夏天出汗多易缺水,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增加醉饭发生率。建议多食降血脂和软化血管的蔬果食物。每天喝水量不少于1200毫升,以稀释血液,稳定血液黏稠度水平。再次是要力所能及,加强运动,以消除“醉饭”睡意,促进体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减少脑梗塞的危险因素。

点击展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