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心功能失代偿期是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因长期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负荷过重,最终出现心脏泵血功能衰竭的病理阶段。主要症状有呼吸困难加重、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肝淤血肿大及活动耐力显著下降。
1、呼吸困难加重
静息状态下即可出现气促,夜间可能因平卧位加重而被迫端坐呼吸。由于右心衰竭导致体循环淤血,肺换气功能进一步受损,二氧化碳潴留可引发头痛、嗜睡等二氧化碳麻醉表现。此时需持续低流量吸氧,必要时使用无创通气辅助呼吸。
2、下肢水肿
对称性凹陷性水肿多从足踝开始向上蔓延,伴随体重短期内快速增加。这是右心衰竭导致体循环静脉压升高、毛细血管滤过压增加的典型表现。需限制钠盐摄入,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减轻水钠潴留。
3、颈静脉怒张
患者半卧位时可见颈静脉充盈超过胸骨角水平,按压肝脏后颈静脉充盈更明显。该体征反映右心房压力增高,常伴有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监测中心静脉压可客观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4、肝淤血肿大
右心衰竭导致肝脏淤血性肿大,触诊质地韧、边缘钝,可有压痛。长期淤血可能进展为心源性肝硬化,表现为黄疸、腹水及凝血功能障碍。需通过超声检查评估肝脏形态,避免使用对肝功能有损害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片。
5、活动耐力下降
轻微活动即诱发心悸、气短,6分钟步行距离显著缩短。这与心输出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有关。建议采用间歇性有氧训练改善心肺功能,但需在血氧监测下进行,避免过度劳累诱发急性心衰。
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需严格戒烟并避免呼吸道感染,每日监测体重和尿量变化。饮食应低盐低脂,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但控制液体入量。外出时携带便携式氧气,避免前往高原地区。定期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功能,若出现意识改变或尿量锐减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