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群流脑和A+C群流脑疫苗的区别

发布于 2025/06/26 19:00

A群流脑疫苗和A+C群流脑疫苗的主要区别在于预防的脑膜炎球菌血清群不同,前者仅针对A群,后者可同时预防A群和C群感染。两种疫苗均属于多糖疫苗,适用于儿童计划免疫,但接种程序与适用年龄存在差异。

1、预防范围

A群流脑疫苗仅含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抗原,可预防由A群菌株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A+C群流脑疫苗则包含A群和C群两种抗原,能同时预防这两种血清群导致的感染。C群流脑的致病性较强,易引起暴发流行,联合疫苗可提供更全面保护。

2、接种程序

A群流脑疫苗基础免疫需接种2剂次,6-18月龄儿童间隔3个月完成。A+C群流脑疫苗通常在3周岁和6周岁各加强1剂次。部分地区的免疫规划可能将A+C群疫苗替代A群疫苗作为基础免疫,具体需遵循当地疾控部门安排。

3、适用年龄

A群流脑疫苗适用于6月龄以上儿童,而A+C群疫苗多用于2周岁以上人群。因2岁以下婴幼儿对C群多糖抗原的免疫应答较弱,A+C群疫苗对该年龄段保护效果有限。部分改良的结合疫苗可突破此限制,但需区分具体产品类型。

4、免疫持久性

单纯多糖疫苗的免疫保护期较短,A群疫苗抗体水平通常维持3-5年,A+C群疫苗对C群的保护持续时间更短,约2-3年需加强接种。结合疫苗能诱导更持久的免疫记忆,但目前国内免费接种的仍以多糖疫苗为主。

5、不良反应

两种疫苗均可能出现局部红肿、低热等轻微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A+C群疫苗因抗原种类增多,理论上免疫原性更强,但实际耐受性良好。接种后需观察30分钟,过敏体质儿童应提前告知医生病史。

接种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最有效的手段,家长应按免疫程序及时带孩子完成接种。若出现疫苗缺货或接种时间冲突,可咨询疾控中心调整补种方案。日常需注意保持室内通风,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出现发热、呕吐等症状需警惕流脑可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