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真菌感染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下腹部不适等症状。泌尿系真菌感染可能与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糖尿病控制不佳、留置导尿管、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需要抗真菌药物治疗。
1、尿频
泌尿系真菌感染可能导致尿频,患者排尿次数明显增多,但每次尿量较少。尿频可能与真菌刺激膀胱黏膜有关,通常伴有尿急感。真菌性膀胱炎或尿道炎患者可能出现此类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氟康唑胶囊、伊曲康唑胶囊等抗真菌药物,同时建议患者多喝水以促进排尿。
2、尿急
尿急是泌尿系真菌感染的常见表现,患者常感到突然且强烈的排尿欲望,难以延迟。这种症状可能与真菌感染引起的膀胱刺激有关,严重时可能导致急迫性尿失禁。念珠菌性膀胱炎患者多见此类症状。治疗可选用两性霉素B膀胱灌注或口服伏立康唑片,同时建议患者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
3、尿痛
泌尿系真菌感染可引起排尿时尿道灼热感或疼痛,尤其在排尿结束时加重。尿痛可能与真菌引起的尿道炎症有关,常见于念珠菌性尿道炎。患者可能同时观察到尿液浑浊或有沉淀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制霉菌素片或克霉唑栓剂,并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4、血尿
部分泌尿系真菌感染患者可能出现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表现为尿液呈粉红色或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血尿可能与真菌侵袭泌尿道上皮导致出血有关,常见于免疫功能严重低下患者。治疗需根据感染严重程度选择口服或静脉用抗真菌药物如氟胞嘧啶片,同时监测肾功能。
5、下腹部不适
泌尿系真菌感染可能引起下腹部隐痛或坠胀感,尤其在膀胱区域。这种不适可能与真菌性膀胱炎或前列腺炎有关,可能伴随低热等全身症状。治疗需完善尿培养等检查,针对性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咪康唑栓剂,同时建议患者避免长时间憋尿。
泌尿系真菌感染患者应注意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有助于冲刷尿道。合理控制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避免滥用抗生素,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预防性抗真菌药物。穿着透气棉质内衣,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完善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真菌药物,不可自行停药。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评估疗效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