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上面长疙瘩且疼痛可能由毛囊炎、皮脂腺囊肿感染、附睾炎、睾丸炎、精索静脉曲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手术引流、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毛囊炎
局部毛囊细菌感染可能导致红肿疼痛的疙瘩。常见于阴囊皮肤清洁不足或出汗过多时,表现为单个或多个红色丘疹伴压痛。可遵医嘱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抗感染,配合碘伏消毒。日常需保持会阴干燥清洁,避免抓挠。
2、皮脂腺囊肿感染
阴囊皮脂腺堵塞形成的囊肿继发感染时,会出现硬结伴剧烈疼痛,可能伴随局部皮肤发红发热。需医生评估后行囊肿切除术,术前可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或阿奇霉素片控制感染。术后定期换药,避免久坐压迫伤口。
3、附睾炎
细菌逆行感染附睾可能导致睾丸上方条索状硬结,疼痛可放射至腹股沟,伴排尿灼热感。需静脉注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或头孢曲松钠,配合卧床休息。急性期可冰敷缓解肿胀,禁止性生活直至炎症消退。
4、睾丸炎
腮腺炎病毒或细菌感染睾丸时,患侧睾丸肿大疼痛,触摸质地变硬。需使用干扰素注射液抗病毒或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抗细菌感染。阴囊托高减轻坠胀感,发热时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
5、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丛异常迂曲可能形成团块状隆起,久站后疼痛加剧。轻度可穿专用托带裤改善回流,重度需行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术后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精液质量。
日常应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避免长时间骑车或久坐。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如猕猴桃、牡蛎等食物有助于组织修复。出现持续疼痛、发热或疙瘩迅速增大时须立即就诊,禁止自行挤压或热敷病灶部位。治疗后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和高强度运动,定期复查超声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