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寄生虫感染症状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7/02 12:44

小儿寄生虫感染症状主要有腹痛、肛门瘙痒、食欲异常、体重下降、睡眠不安等。寄生虫感染可能由蛔虫、蛲虫、钩虫等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

1、腹痛

寄生虫在肠道内活动或繁殖可能刺激肠壁,导致阵发性脐周疼痛。蛔虫感染可能引发肠痉挛,表现为间歇性绞痛;钩虫吸附肠黏膜时可能造成持续性隐痛。腹痛常在进食后加重,可能伴随肠鸣音亢进。家长需观察孩子疼痛频率,避免盲目使用止痛药。

2、肛门瘙痒

蛲虫夜间在肛周产卵会引发剧烈瘙痒,孩子可能出现搔抓行为,导致局部皮肤破损或继发感染。瘙痒多在夜间加重,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家长可在孩子入睡后1-2小时检查肛周,发现白色线状虫体即可初步判断。保持孩子指甲清洁并勤换内裤有助于减少重复感染。

3、食欲异常

寄生虫争夺宿主营养可能导致孩子出现贪食或厌食两极表现。早期可能表现为饭量增大但体重不增,后期可能出现拒食、挑食。钩虫感染可能引发异食癖,如啃食泥土、墙皮等。家长应注意孩子进食量和食物偏好变化,避免过度喂养或营养补充剂滥用。

4、体重下降

长期寄生虫感染会造成营养吸收障碍,孩子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面部虫斑等营养不良体征。蛔虫可能消耗蛋白质和维生素A,导致身高体重低于同龄标准;绦虫感染可能引起维生素B12缺乏。定期监测生长曲线,发现异常需进行粪便虫卵检测。

5、睡眠不安

夜间寄生虫活动可能引起孩子磨牙、惊跳或频繁翻身。蛲虫导致的肛周瘙痒会使孩子睡眠中断,长期可能引发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合并过敏体质的孩子可能加重湿疹或荨麻疹症状。建议家长记录孩子睡眠状态,配合医生进行病原学检查。

预防小儿寄生虫感染需培养饭前便后洗手习惯,避免接触污染土壤或生水。定期清洗玩具、寝具,果蔬应充分洗净或削皮。流行地区可每年进行预防性驱虫,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苯达唑颗粒、甲苯咪唑咀嚼片等药物。发现疑似症状应及时进行粪便检查,避免自行服用驱虫药。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