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的急救措施主要有保持患者安静、立即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抗凝治疗、必要时进行溶栓或手术取栓。急性肺栓塞是由于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的急症,需立即干预以降低病死率。
1、保持患者安静
急性肺栓塞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任何形式的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体位应取半卧位或舒适体位,减少回心血量以降低心脏负荷。严禁随意搬动患者,防止血栓进一步脱落导致栓塞范围扩大。家属或陪护人员需安抚患者情绪,避免因紧张加重缺氧症状。
2、立即吸氧
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高流量氧气,氧流量控制在5-10升/分钟,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严重缺氧者需采用储氧面罩或无创通气。吸氧可纠正低氧血症,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同时改善心肌及重要器官的氧供。需持续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根据指标调整给氧方式。
3、建立静脉通道
迅速开放两条以上静脉通路,优先选择上肢大静脉。用于快速补液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同时为后续药物治疗提供通道。静脉通路建立后需避免下肢静脉穿刺或输液,防止加重血栓形成。必要时可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用于监测中心静脉压及快速给药。
4、抗凝治疗
在明确诊断后需立即启动抗凝治疗,常用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抗凝治疗可阻止血栓进一步扩大,预防新血栓形成。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对于高危患者,抗凝治疗需持续至病情稳定后转为口服药物维持。
5、溶栓或手术取栓
对于大面积肺栓塞伴休克或右心功能不全者,需评估后行溶栓治疗,常用药物如注射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存在出血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少数病例需行肺动脉导管取栓术或外科血栓清除术,适用于溶栓禁忌或失败的患者。所有侵入性操作均需在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
急性肺栓塞患者急救后需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完善CT肺动脉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恢复期应长期规律抗凝,穿着医用弹力袜预防深静脉血栓复发。日常避免久坐久站,保证适量水分摄入,术后患者需按医嘱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出现胸痛加重、咯血或下肢肿胀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