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发布于 2025/07/03 15:40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呻吟、发绀、胸骨或肋间凹陷等。该病多见于早产儿,与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导致肺泡萎陷有关,需及时就医干预。

1、呼吸急促

新生儿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钟,表现为浅快呼吸,可能伴随不规则节律。因肺泡表面张力增高导致通气障碍,患儿需通过加快呼吸代偿缺氧。家长需注意观察胸廓起伏频率,若持续异常应配合医生进行血气分析及氧疗支持。

2、鼻翼扇动

患儿吸气时鼻翼随呼吸运动明显扩张,是呼吸困难的特征性表现。由于肺泡萎陷需增加吸气力度,鼻腔肌肉参与辅助呼吸。临床可通过听诊双肺湿啰音、监测血氧饱和度评估病情,必要时需气管插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

3、呻吟

呼气时出现低沉哼声,因声门部分关闭以维持肺泡内正压,延缓肺泡塌陷。该症状提示严重通气功能障碍,需立即进行胸部X线检查,典型表现为毛玻璃样改变和支气管充气征。治疗需结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或机械通气。

4、发绀

口唇、甲床等部位出现青紫色,由血氧饱和度降低引起。当动脉血氧分压低于50mmHg时,未结合血红蛋白增加导致皮肤黏膜着色。需紧急处理,避免多器官缺氧损伤,可通过氧疗或高频振荡通气改善氧合。

5、胸骨凹陷

吸气时胸骨上窝、肋间隙或剑突下出现明显内陷,反映呼吸肌过度用力。与肺顺应性下降、气道阻力增加有关,严重者可出现三凹征。需动态监测呼吸力学指标,预防气胸等并发症,部分患儿需使用枸橼酸咖啡因刺激呼吸中枢。

家长发现新生儿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并保持患儿保暖体位。医疗团队可能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如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猪肺磷脂注射液等,同时严格监测体温、心率及液体平衡。恢复期需循序渐进喂养,避免呛咳加重呼吸困难,定期随访评估肺部发育情况。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