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感染可能引发泌尿生殖系统炎症、导致男性不育、增加女性妊娠风险、诱发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造成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支原体感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未及时规范治疗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1、泌尿炎症:
支原体感染最常见的危害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表现为尿频尿急、尿道刺痒及分泌物增多。男性可发展为前列腺炎,女性易引发宫颈炎。炎症反复发作会导致泌尿系统黏膜损伤,形成局部免疫屏障破坏。
2、男性不育:
支原体附着在精子表面会降低精子活力,干扰精子穿透卵子能力。慢性感染可造成输精管堵塞、睾丸生精功能障碍。研究显示约30%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中检出支原体,感染后精子畸形率可达正常值的2-3倍。
3、妊娠风险:
孕妇感染支原体可能引发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及流产。垂直传播会导致新生儿结膜炎、肺炎。支原体产生的磷脂酶A2可刺激前列腺素分泌,诱发子宫收缩。妊娠期感染早产风险增加2-4倍。
4、混合感染:
支原体感染常合并衣原体、淋球菌等其他病原体感染。混合感染会加重炎症反应,延长治疗周期。支原体生物膜形成后会使抗生素渗透困难,成为其他病原体的保护屏障,导致病情迁延不愈。
5、慢性疼痛:
持续感染可能引发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表现为下腹坠胀、会阴部隐痛。炎症因子持续刺激盆腔神经,导致组织纤维化和粘连。部分患者疼痛症状可持续半年以上,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支原体感染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促进排尿冲刷尿道。建议选择棉质透气内衣,性生活使用安全套阻断传播。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盆腔充血。确诊后性伴侣需同步检查治疗,治疗期间禁止饮酒。定期复查支原体核酸检测,直至连续两次结果转阴。出现血精、严重下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