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肾虚肝虚建议挂中医科或妇产科。产后肾虚肝虚的检查与调理主要有中医辨证、西医检查、症状评估、体质辨识、生活干预五种方式。
1、中医辨证:
中医科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判断肝肾亏虚类型,如肾阳虚可见腰膝酸冷、夜尿频多;肝血虚多伴头晕目眩、指甲干枯。舌诊脉象可区分阴虚阳虚,常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方剂调理。
2、西医检查:
妇产科可进行激素六项、甲状腺功能检测排除甲减或席汉综合征,通过血常规判断贫血程度,B超检查子宫复旧情况。若出现严重脱发、心悸等症状需排查自身免疫性疾病。
3、症状评估:
肾虚典型表现包括腰脊酸痛、足跟疼痛、耳鸣健忘;肝虚常见情绪抑郁、乳房胀痛、视力模糊。记录症状发作频率与诱因有助于医生判断虚实夹杂证型。
4、体质辨识:
产后多属气血两虚体质,可通过九种体质量表评估。阴虚体质者宜滋阴,阳虚者需温补,痰湿体质需先健脾祛湿再补肝肾,避免盲目进补加重症状。
5、生活干预:
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肝肾自我修复,避免熬夜伤阴。艾灸关元、三阴交等穴位可温补元气,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能改善腰膝无力症状。
饮食建议选择黑芝麻、桑葚、枸杞等滋肾养肝食材,避免辛辣耗阴食物。适度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每日晒太阳15分钟促进钙吸收。保持情绪舒畅可调节肝气郁结,若持续出现潮热盗汗、月经紊乱等症状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