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会有哪些症状

发布于 2025/07/03 17:34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主要表现为喷射性呕吐、胃蠕动波、腹部包块、体重不增及脱水等症状。该病是婴幼儿期常见的消化道畸形,由幽门环肌肥厚导致胃出口梗阻引起,需及时就医干预。

1、喷射性呕吐

患儿通常在出生后2-4周出现典型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未消化的奶汁或凝乳块,不含胆汁。呕吐多发生于喂奶后10-30分钟,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每次喂奶后必吐。长期呕吐可能导致胃酸丢失引发代谢性碱中毒,需通过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

2、胃蠕动波

喂奶后可见从左肋缘向右上腹移动的胃蠕动波,形似波浪状隆起。这是胃部为克服幽门梗阻加强收缩的表现,体检时用手轻拍上腹部可诱发蠕动波显现。该体征需与正常婴儿的胃部活动相鉴别,后者蠕动幅度较小且不规律。

3、腹部包块

在患儿右上腹肋缘下可触及橄榄形硬质包块,约1-2厘米大小,此为肥厚的幽门肌层。检查应在患儿安静时进行,空腹状态下更易触及。超声检查可明确包块为幽门肌层厚度超过4毫米,幽门管长度超过16毫米。

4、体重不增

由于营养摄入不足和反复呕吐,患儿体重增长缓慢或停滞,严重者低于出生体重。生长曲线显示体重百分位数持续下降,可能伴随皮下脂肪减少、皮肤弹性减退等营养不良表现。术后营养支持对恢复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5、脱水表现

长期呕吐可导致不同程度脱水,表现为尿量减少、前囟凹陷、黏膜干燥、皮肤花纹等。血液检查可见血液浓缩、低氯低钾性碱中毒。重度脱水需立即静脉补液,术前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可降低麻醉风险。

确诊后应禁食并留置胃管减压,通过幽门环肌切开术解除梗阻。术后6小时可开始少量喂水,24小时内逐步恢复喂奶。家长需定期监测患儿体重变化,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术后1周复查超声评估手术效果。日常喂养宜采取少量多次方式,避免过度喂养诱发呕吐。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