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如何进补 详解骨质疏松的四个进补技巧

发布于 2025/07/03 17:40

骨质疏松症可通过补充钙质、维生素D、优质蛋白及适度运动等方式进补。主要有增加乳制品摄入、补充维生素D制剂、食用深海鱼类、选择豆制品、进行抗阻力训练等技巧。

1、增加乳制品摄入

牛奶、酸奶等乳制品富含易吸收的钙质,每100毫升牛奶约含100-120毫克钙。建议每日饮用300-500毫升,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低乳糖产品或奶酪。钙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延缓骨质流失速度,对预防骨折具有重要作用。搭配维生素D可提升钙吸收率,建议分次饮用效果更佳。

2、补充维生素D制剂

维生素D3软胶囊、骨化三醇胶丸等制剂可促进肠道钙吸收。人体90%维生素D需通过阳光照射合成,但老年人皮肤合成能力下降,冬季日照不足时需额外补充。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加剧骨质疏松进展。使用前建议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避免过量补充。

3、食用深海鱼类

三文鱼、沙丁鱼等深海鱼富含维生素D和ω-3脂肪酸,每周食用2-3次可改善骨骼健康。鱼肉中的优质蛋白能促进成骨细胞活性,维生素D含量可达400-1000IU/100克。烹饪时建议采用清蒸方式,避免高温油炸破坏营养素。合并高尿酸血症者需控制摄入量。

4、选择豆制品

豆腐、豆浆等大豆制品含植物雌激素和大豆异黄酮,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每100克北豆腐约含138毫克钙,且富含镁、锌等微量元素。大豆蛋白的生物利用率较高,适合乳制品摄入不足者。发酵豆制品如纳豆还含有维生素K2,能促进骨钙素羧化,增强补钙效果。

5、进行抗阻力训练

哑铃操、弹力带训练等抗阻力运动可通过机械应力刺激骨形成。每周3次、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训练可提升1-3%骨密度。运动时需避免弯腰、扭转等高风险动作,腰椎骨质疏松者建议选择游泳等低冲击运动。结合平衡训练还能降低跌倒风险,预防脆性骨折发生。

骨质疏松患者进补需长期坚持,建议定期检测骨密度和血钙磷水平。避免同时大量摄入咖啡、浓茶等影响钙吸收的食物。合并肾结石或甲亢等疾病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补钙方案。日常注意防跌倒措施,居家环境保持地面干燥无障碍物,必要时使用髋部保护器。阳光照射宜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3点后,每日裸露面部和手臂晒15-30分钟即可满足维生素D合成需求。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