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滑膜炎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关节腔穿刺等方式治疗。膝关节滑膜炎通常由外伤、感染、退行性变、免疫因素、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减少关节活动,避免负重行走,必要时使用拐杖辅助。长期制动可能导致肌肉萎缩,症状缓解后应逐步恢复活动。建议选择平躺或坐姿时抬高患肢,有助于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2、冷敷热敷
急性肿胀期可采用冰袋冷敷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能有效收缩血管减轻渗出。慢性期或48小时后改用热敷,温度不超过40℃,每日2-3次,每次20分钟,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注意皮肤感觉异常者需谨慎使用温度疗法。
3、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保护软骨,地奥司明片改善微循环。感染性滑膜炎需根据病原学检查选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关节腔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需严格无菌操作,每年不超过3-4次。
4、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通过高频电磁场产生热效应,每次10-15分钟,10次为1疗程。超声波治疗采用脉冲式输出,能促进炎症物质吸收。体外冲击波治疗适用于顽固性病例,需间隔5-7天重复治疗。治疗期间应观察皮肤反应,出现不适立即停止。
5、关节腔穿刺
对于关节积液量多、张力大的患者,可在无菌条件下穿刺抽液并注入药物治疗。术后需加压包扎24小时,保持穿刺点干燥3天。反复穿刺可能增加感染风险,每年穿刺不宜超过4次。穿刺液应送检明确性质,排除结核或肿瘤性病变。
膝关节滑膜炎患者日常应注意控制体重,减少爬楼梯、深蹲等动作,可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饮食上适当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等食物,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天气寒冷时注意膝关节保暖,可佩戴护膝但不宜过紧。若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加重、夜间静息痛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