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结石会引起口臭,还可能引发牙龈炎、牙周病和牙齿松动三大问题。牙结石是牙菌斑钙化形成的硬质沉积物,主要堆积在牙龈边缘和牙缝中。
1、口臭
牙结石表面粗糙,容易吸附食物残渣和细菌,细菌分解蛋白质产生挥发性硫化物,导致持续性口臭。这种口臭通过刷牙难以消除,可能伴随牙龈出血或口腔异味加重。建议每6-12个月进行超声波洁牙,日常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辅助控制菌斑。
2、牙龈炎
牙结石长期刺激牙龈会导致红肿、出血,形成牙龈炎。典型表现为刷牙时出血、牙龈颜色暗红。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发展为牙周袋。治疗需通过龈上洁治术清除结石,配合使用甲硝唑口颊片和西吡氯铵含漱液控制感染。
3、牙周病
牙结石深入龈下会破坏牙周组织,引发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患者可能出现咀嚼无力、牙齿移位等症状。需进行龈下刮治术,严重者需辅助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或接受牙周翻瓣手术。
4、牙齿松动
牙周病进展会导致牙齿支持组织丧失,出现病理性松动。晚期可能出现牙齿自行脱落或需拔除。早期干预可通过牙周夹板固定,晚期缺失牙需考虑种植修复。定期口腔检查能及时发现牙结石沉积情况。
5、全身影响
牙结石中的致病菌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影响全身,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风险。孕妇牙周感染与早产低体重儿相关。控制牙结石需结合机械清除和菌斑控制,糖尿病患者更应加强口腔护理频次。
预防牙结石需每日两次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配合牙线清理牙缝,每半年接受专业口腔检查。吸烟人群应减少烟草使用,正畸患者需使用冲牙器辅助清洁。出现牙龈出血、口腔异味持续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口腔科进行牙周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