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性皮炎可通过冷敷处理、保湿修复、药物干预、防晒防护4种方式改善。日光性皮炎通常由紫外线过敏、皮肤屏障受损、光毒性反应、遗传易感性等因素引起。
1、冷敷处理
急性期可用冷藏生理盐水或冷毛巾湿敷患处,每次10-15分钟,每日重复2-3次。冷敷能收缩毛细血管,缓解灼热感和红肿症状。避免使用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冷敷后需轻柔拍干水分,不可用力擦拭。
2、保湿修复
选择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的医用敷料或乳液,每日涂抹受损区域。严重脱屑时可使用尿素软膏或维生素E乳,帮助修复皮肤屏障功能。沐浴时水温控制在37℃以下,避免使用碱性清洁产品。
3、药物干预
瘙痒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局部红肿严重者可短期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或糠酸莫米松乳膏。继发感染时需配合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治疗。所有药物使用不超过1周。
4、防晒防护
急性期需严格避免日晒,外出时穿戴防晒衣帽,使用SPF50+、PA++++的物理防晒霜。选择含氧化锌或二氧化钛成分的防晒产品,每2小时补涂一次。阴天仍需做好防护,紫外线穿透率仍可达80%。
日光性皮炎患者日常应避免食用光敏性食物如芹菜、柠檬等,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番茄等果蔬。选择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运动时避开10-16点强紫外线时段。症状持续3天无缓解或出现水疱、发热时需及时就诊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