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胸闷、晕厥等症状。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心律失常相关症状、心力衰竭症状、心输出量不足表现、血栓栓塞风险增加、原发心律失常特征。
1、心律失常相关症状
患者常出现持续性或阵发性心悸,伴有心跳加速感。典型表现为突发突止的心慌,发作时心率常超过每分钟100次。部分患者可感知心跳不规律,这与长期快速心律失常导致的心肌电重构有关。常见触发因素包括情绪激动、体力活动等。
2、心力衰竭症状
随着病程进展会出现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左心衰竭表现。右心衰竭时可出现下肢水肿、肝淤血等症状。这是由于长期心动过速导致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引起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逐步恶化。
3、心输出量不足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运动耐量下降等全身供血不足症状。严重时可发生心源性晕厥,尤其在体位改变时易诱发。这与持续心率增快导致心室充盈时间缩短,每搏输出量减少有关。
4、血栓栓塞风险增加
长期心动过速可能引发心房颤动,增加左心房血栓形成概率。临床可表现为脑栓塞、肢体动脉栓塞等血栓事件。部分患者以脑卒中为首发表现就诊,经检查才发现存在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5、原发心律失常特征
多数患者存在基础心律失常疾病,如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心电监测可发现持续或频发的心动过速发作,这是诊断的重要依据。部分患者可能同时合并预激综合征等心脏传导异常。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饮食上建议低盐低脂,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动过速。定期监测心率和血压变化,严格遵医嘱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出现明显气促、水肿或晕厥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评估心功能状态。对于顽固性心动过速患者,可能需要考虑导管消融等介入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