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手术一个月后仍有疼痛可能与伤口愈合延迟、术后感染、瘢痕形成、括约肌痉挛或复发等因素有关。痔疮术后疼痛通常可通过局部护理、药物干预及生活方式调整缓解。
术后伤口愈合延迟是常见原因,创面暴露于粪便刺激或频繁排便可能导致愈合时间延长。伴随渗液或轻微出血时需加强坐浴和消毒,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促进修复。瘢痕组织增生可能压迫神经末梢引发刺痛感,温水坐浴配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有助于软化瘢痕。术后感染表现为红肿热痛加剧,需就医排查是否需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疗。括约肌痉挛性疼痛多与排便时突发剧痛相关,地奥司明片可改善局部微循环。少数情况下内痔结扎线脱落不全或新发痔核形成会导致持续胀痛,需肛肠科复查明确是否需二次处理。
术后一个月应保持每日1-2次温水坐浴,每次10-15分钟。选择高纤维饮食如燕麦、火龙果预防便秘,避免久坐久站。疼痛持续加重或伴发热、脓性分泌物时须及时复诊。恢复期可穿宽松棉质内衣减少摩擦,睡眠时采用侧卧位减轻肛周压力。术后3个月内禁止骑自行车等会阴部受压运动,定期随访观察愈合情况。